液壓系統污染物詳解
時間:2021-09-16 14:02:11 來自:航宇機電
液壓系統中的污染物,是指在油液中對系統可靠性和元件壽命有害的各種物質,不同的污染物會給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針對各類污染物的來源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對系統殘留的污染物主要以預防為主。生成的污染物主要靠濾油過程加以清除。
污染物的來源、種類與危害
種類 | 來源 | 危害 | |
固體 | 切屑、焊渣、型砂 | 制造過程中殘留 | 加速磨損、降低性能,縮短壽命,堵塞閥內阻尼孔,卡住運動件引起失效,劃傷表面引起漏油甚至使系統壓力大幅下降。漆狀沉積膜會使運動件動作不靈活 |
塵埃和機械雜質 | 從外界侵入 | ||
磨屑、鐵銹、油液氧化和分解產生的沉淀物 | 工作中生成 | ||
水 | 通過凝結從油箱侵入,冷卻器漏水 | 腐蝕金屬表面,加速油液氧化變質,與添加劑作用產生膠質引起閥芯粘滯和過濾器堵塞 | |
空氣 | 經油箱或低壓區泄露部位侵入 | 降低油液體積彈性模量,使系統響應緩慢和失去剛度,引起氣蝕,促使油液氧化變質,降低潤滑性 | |
化學污染物 | 溶劑、表面活性化合物、油液氣化和分解產物 | 制造過程中殘留,維修時侵入,工作中生成 | 與水反應形成酸類物質腐蝕金屬表面,并將附著于金屬表面的污染物洗滌到油液中 |
微生物 | 易在含水液壓油中生存并繁殖 | 引起油液劣質變化,降低油液潤滑性,加速腐蝕 | |
能力污染 | 熱能、靜電、磁場、放射性物質 | 由系統或環境引起 | 粘度降低,泄露增加,加速油液分解變質,引起火災 |
控制污染的措施
殘留污染物的控制措施
1. 液壓元件制造過程中要加強各工序之間的清洗、去毛刺,裝配液壓元件前要認真清洗零件。加強出廠試驗和包裝環節的污染控制,保證元件出廠時的清潔度并防止在運輸和儲存中被污染。
2. 裝配液壓系統之前要對油箱、管路、接頭等徹底清洗,未能及時裝配的管子要加護蓋密封。
3. 在清潔的環境中用清潔的方法裝配系統。
4.在試負載之前要沖洗系統,暫時拆掉的精密元件及伺服閥用沖洗蓋板代之,與系統連接之前要保證管路及執行元件內部清潔。
侵入污染物的控制措施
1.從油桶向油箱注油或從中放油時都要經過過濾裝置過濾。
2.保證油桶或油箱的有效密封。
3.從油桶取油之前先清除桶蓋周圍的污染物。
4.加入油箱的油液要按規定過濾,加油所用器具要先行清洗。
5.系統漏油未經過過濾不得返回油箱。
6.與大氣相通的油箱必須裝有空氣過濾器,通氣量要與機器的工作環境與系統流量相適應。要保證過濾器安裝正確和固定緊密,污染嚴重的環境可考慮采用加壓式油箱或呼吸袋。
7.防止冷卻器或其他水源的水漏進系統。
8.維修時應嚴格執行清潔操作規程。
生成污染物的控制措施
1.要在系統的適當部位設置具有一定過濾精度和一定納污容量的過濾器,并在使用中經常檢查與維護,及時清洗或更換濾芯。
2.使液壓系統遠離或隔絕高溫熱源。設計時應使油溫保持在最佳值,需要時設置冷卻器
3.發現系統污染度超過規定時,要查明原因,及時消除。
4.單靠系統在線過濾器無法凈化污染嚴重的油液時,可使用便攜式過濾裝置進行系統外循環過濾。
5.定期取油樣分析,以確定污染物種類,針對污染物確定需要對哪些因素加強控制。
6.定期清洗油箱,要徹底清理掉油箱中所以殘留的污染物。
結語
航宇智星提示:應建立新油是臟油的概念,如果在油箱中注入10%以上的新油液,即應換上沖洗板,啟動油源,清洗72小時以上然后更換或清洗濾油器,再卸下沖洗板,換上伺服閥。一般情況下,長時間經濾油器連續使用的液壓油往往比較干凈。因此,在系統無滲漏的情況下應減少無謂的加油次數,避免再次污染系統。